内容详情
玄武注册-注册网址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3-29 00:15   

  玄武注册-注册网址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对畜牧业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问题。由于畜牧业在振兴农村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发展畜牧业的意义提到了新的高度,并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使我市畜牧业担当起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畜牧业是否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有营养和更受青睐的食品。

  据调查,我市居民每天从动物食品中获取的蛋白质总量与发达国家平均超过40g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有推动畜牧业继续协调健康发展,才能确保我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据统计长治市2011年农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在750元,但是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不到30%,所以,畜牧业在我市发展空间还很大。

  畜牧业是一个与其它产业高度关联的产业,畜牧业每年消耗的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1/3,足以看出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带动作用。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是这种带动作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畜牧业对食品加工业、畜牧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发展畜牧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畜产品总产量持续增长,人均占有量大幅度提高,畜产品供应从总量短缺局面逐步转变为结构性相对过剩。我市畜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

  畜牧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区域化生产格局逐步形成。生猪生产已形成了以店上镇、潞华办为主,向东南方向逐步扩散的趋势;肉牛生产已形成了以辛安泉镇为主的产业带;奶牛生产形成了以潞华办、店上镇、翟店镇为主的产业带;蛋鸡生产形成了以成家川办事处、潞华办事处、翟店镇为主的产业带;产业化布局区域明显。

  规模化饲养程度有所提高,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近年来,我市把发展规模健康养殖作为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公司+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的畜牧产业化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大量涌现。店上镇兴弘养殖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合同养殖户200余户,史回乡绿佳园林牧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同样的模式,发展合同兔养殖户560余户,成为我市西部发展畜牧业的亮点。

  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2万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560元,比2010年增100元;肉、蛋、奶总量可分别达到5600t、4900t和2500t,分别比2007年增长15%、40%和130%;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5万头、6500头、7.3万只和150万只。

  在抓农村经济发展中都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乡镇办都有专人分管畜牧,确定了工作任务指标,研究了具体工作措施,制定了岗位责任制。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激发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全市把畜牧小区建设作为畜牧产业开发的突破项目。2011年全市畜牧小区达到20个。

  全市把发展绿色畜牧食品作为我市畜禽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点工作。经过考察学习,制定了《潞城市绿色畜禽及其产品发展规划》,全市基本形成了四个绿色畜禽饲养基地,即下社村奶牛和南关奶牛饲养基地,去年生产绿色鲜奶1500t;西南绿色肉鸡生产基地,绿色肉鸡今年要发展到200万只;神泉村蛋鸡场绿色饲养基地,蛋鸡饲养量达到20万只。

  畜牧生产基地建设稳步发展。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市养牛饲养量超百头的达6户,千头以上养猪场户25个。生猪基地在规模饲养和质量提高上有长足的发展,全市生猪饲养量今年预计超15万头。目前全市瘦肉型猪占出栏猪的比重已达90%以上。

  一是对畜牧业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市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行政经费紧张。二是龙头企业拉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而且现有的龙头企业不能正常运转。三是畜禽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强化。五是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我市畜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畜牧业具有投入小、风险小、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在我市农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实践证明就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而言强项在畜牧业,优势在畜牧业,新增长点也在畜牧业,从发展的角度看,畜牧业将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大产业。因此,全市各级都应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建立起强有力的指挥服务系统,真正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并应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以推动畜牧业不断发展。

  实施畜牧产化经营是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畜牧产业化的关健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因此,要把扶持和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建设一批“大高外”型龙头企业。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打入国内外市场。抓好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为促进我市畜牧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能够研究和制定加大促进我市畜牧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畜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围绕以草定畜,保障畜牧业持续发展。自2007年实施以草定畜核定载畜量放牧后,××市畜牧兽医局完善了草场看护员管理制度,同时还与牧民签订治理超载过牧合同书,要求牧民统一转场、限量放牧,并在主要道路设卡,全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全市81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地基本实现核定载畜量放牧。项目实施以来,载畜量同期比下降30%,植被覆盖率已从2002年的35%提高到现在的45%。

  尤其是部级旅游风景区天池景区草场载畜量由2005年的12万头只降至现在的5万头只,草场生态和旅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围绕国家项目,保障农业基础设施。从2005年起,××市结合国家国家土地整理和退牧还草项目,全面推进牧民定居点饲草料地建设。4年来,先后争取国家项目资金6千多万元,对包括三工河乡拜斯胡木牧民定居点、上户沟乡阿克木那拉牧民定居点、水磨沟乡柳城子西村牧民定居点内的6万多亩人工饲草料基地进行开发建设,基本实现了定居牧民人均10亩饲草料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牧民定居“人定畜不定”的问题。通过测算表明实施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后,每亩草地生产力是建设前的36.5倍以上,生产产值是建设前的67.63倍。如今虽然牧区的牲畜总量减少了,但通过走农牧结合和大力发展品种奶牛、绒山羊、骆驼等养殖及牛羊育肥等现代畜牧业,反而使牧民的人均收入实现了每年8.8%的增长。

  围绕景区保护,保障牧民搬迁无忧。牧民搬迁定居工程实施以来,××市财政和天池管委会相继投入补助资金4500万元,搬迁定居牧民367户、1678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5396元提高到现在的6320元,增长近20%。特别是在近两年天池景区牧民定居中,市财政给搬迁定居牧民每户2万元的住房补助。在此基础上,××市天池管委会从2008年开始,对三工河乡和水磨沟乡从事种养结合和旅游的牧民进行生产资料补助,每亩地每年补助200元,连续补助五年,扶持其加快发展。

  我国农村的养殖业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传统的养殖方式主要以粗放型为主,养殖业的发展速度较慢,而且农村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低。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农村的畜牧养殖业无论是从养殖方式上还是技术指导上都得到了高效地改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养殖研究人员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的力度,促进养殖业的高效发展。

  从农村经济发展上看,养殖业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农村的畜牧养殖业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从畜牧业发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上看,相关的工作力度还明显不够,而且农民的观念和意识也是影响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村畜牧养殖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养殖场建设的形式和结构类型都没有达到科学的标准,而且养殖场的选址以及养殖方式都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另外,养殖场内部的垃圾出现了严重地堆积状态,环境卫生也无法达到养殖业的标准。因此,这些因素对于养殖场的长期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提升农村畜牧养殖业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仍然是工作人员工作的目标。

  所谓的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小区化,主要是养殖人员将畜类的养殖进行分类处理,增强农村畜牧业养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逐渐贯彻和落实畜牧养殖的小区化建设需要考虑到问题较多,其中包括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设备的完善性。采用小区化的养殖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养殖方式,多数的养殖户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而且效果比较明显。可见,这种方式的应用在实现养殖业规范性和科学性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农村畜牧业养殖工作中,实现养殖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采用养殖小区的设施建设工作是基础和核心。因此,养殖人员需要对各种畜类的饲养方式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入手,保证养殖业的规范化和高效性。另外,在小区化建设工作中还应该考虑到畜类的实际需求,遵循资源利用的相关规律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农村养殖业的发展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

  加强养殖小区的防疫管理工作力度是提升农村畜牧养殖规范性和安全性的核心和关键。在畜牧养殖小区管理工作中,做好小区卫生防疫和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在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包括相关的兽医医疗部门,对于牲畜的疾病进行诊治,同时还应该做好诊断处理工作。另外,专业的防疫人员还需要对养殖业中的各种牲畜的疾病进行监控,同时做好防疫工作。如果发现的疾病的病毒就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来终端病毒的传递。另外,在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将防疫管理体制进行贯彻和落实。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农村畜牧养殖业法发展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就当前我国农村的畜牧养殖发展进行分析,生产规模无法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资金的缺乏,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畜牧养殖业的规范化小区建设与发展,乡镇政府还应在现有的财政政策上针对畜牧养殖予以无偿补助资金,并通过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为农村畜牧养殖提供资金补助。在县镇政府的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强调对农村畜牧养殖业的资金支持,还应同时准确的把握省级以上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并从农村的畜牧养殖实际状况出发,针对养殖的规范化发展和建设需求开展对应的资金申报工作,并充分发挥农村财政资金的示范和促进作用,使其更为有效的推动农村畜牧养殖业的规范化发展。

  观念上的更新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开发,从畜牧业的发展理念上要革新传统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引入商品资源型替换单一资源导向型,积极探索节草节粮与多层次利用的综合型发展模式。系统科学与现代管理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科学化发展程度,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优化区域发展和规模化平衡发展,提高畜牧业生态发展的现代化层次和规范化服务水平。资源-生产-加工-销售同步发展重视市场培育,挖掘市场潜力,构建资源-生产-加工-销售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生产机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升产业化生产加工能力,争创品牌发展之路。普及“高效转化”技术系列优化饲料配比,提高饲养科技含量,推广二元、三元种植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强调产业结构优化与环境生态平衡,推广优良种源,提高农民的畜禽养殖技术水平,广泛普及高效转化。推广立体养殖模式结合我地畜牧资源优势,推广上层养鸡,鸡粪经过发酵后喂猪,猪粪尿制作沼气,沼渣排入鱼塘喂鱼,鱼塘淤泥回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多位一体循环养殖模式。总之,生态畜牧业作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借鉴世界先进思想和技术,走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战略之路,推动我国畜牧业的科学、稳定、有序发展。

  随着现代化城乡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畜牧养殖也将会在科学技术支持和政府资金保障的基础上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在传统农村畜牧养殖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现代化农村畜牧养殖小区管理,不仅能够使畜牧养殖的资金成本得到更为有力的控制,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畜牧养殖的生产方式,从而为农村经济水平的综合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刘庆红.试论农村畜牧养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的方案及措施[J].农村实用经济,2011(12):3-15.

  [2]刘文艳.畜牧养殖合作社和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性探究[J].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畜牧兽医站,2012(12):50-64.

  [3]张友超,刘希.农村畜牧养殖中现存问题分析和处理对策探究[J].养殖技术顾问,2010(5).

  在畜牧养殖业中,动物能否健康出栏对于养殖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旦在养殖过程中动物大规模发病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加强动物疾病预防管理工作、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是我国畜牧养殖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成为了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市场对于畜牧养殖业的需要以及其他相关政策要求,农村畜牧业正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来对各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提高养殖效益,当前农村地区畜牧养殖业呈现出以集约化大规模养殖为主,粗放式、个体户养殖并存的状态。

  随着农村畜牧业逐渐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牲畜聚集对于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更加迫切和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当前农村畜牧兽医动物疾病预防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一方面,当前不少农村畜牧养殖场客观条件有待改善,存在着养殖环境建设脏乱差、消毒工作不及时等现象,导致养殖场内细菌滋生或蚊虫数量较多而导致动物疾病发生和传播,还有部分小规模、个体养殖户选择散养的模式,养殖管理难度较高。再加上部分养殖户缺乏动物疾病防治意识,缺乏对于检疫防疫工作以及动物疫苗的正确认识或者存在侥幸心理,很少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疫工作和疫苗接种,发生疫情没有及时上报甚至逃避、不配合甚至阻挠检疫工作的进行,使得动物患病风险明显增加,一旦发生疫情往往就会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另一方面,当前农村畜牧兽医疾病预防管理工作开展存在着一定阻力,主要体现为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兽医数量和专业水平有限、兽医人才流失严重、检疫防疫技术和预防管理方法落后、相关管理机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了动物疾病预防管理和检疫防疫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相关工作效率和效果不高。

  首先,要完善动物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畜牧养殖业的指导。例如,针对当前农村畜牧业集约化的发展形势,基层兽医要积极为相关养殖场提出建议和参考意见,如在养殖场长治选择上要尽量选取周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无有害气体、污水以及传染性疾病的侵害的区域,远离铁路干线、名胜古迹以及自然景区等,并做好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划分以及消毒池、消毒更衣室设施建设等。对于其他养殖户,则要注意加强动物疾病防疫知识宣传,利用各种传统媒体、新媒体渠道提高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合法经营,积极配合检疫工作开展,及时上报动物疾病或疫情。其次,要加强养殖卫生防疫监督和检疫工作。农村畜牧兽医要针对养殖场卫生管理制度、检疫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对养殖场各项卫生防疫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例如,养殖场内通风情况、消毒情况、禽畜粪便、尿液是否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禽畜进场是否进行了隔离饲养观察等,定期对养殖场动物进行检疫,检查饲料、兽药使用情况等。此外,畜牧兽医还要联合相关单位部门加强对牲畜屠宰场、销售市场的检疫工作开展,对动物兽药残留进行预防控制、防止病死动物流入市场等。最后,要保障动物免疫防疫工作有效落实。疫苗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病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其能够使动物机体对疾病产生特异性抵抗力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农村畜牧兽医一方面要做好对疫苗质量的控制检查,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质量认证标准,确保疫苗接种后能够获得有效免疫效果。另一方要根据国家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计划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地养殖动物种类、常见病、季节性疾病、地域性疾病制定动物免疫计划,并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如发现动物没有产生抗体则及时补种以保障免疫防疫效果良好。

  为满足农村畜牧动物疾病防治,未来农村畜牧兽医预防管理工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兽医人才、检疫防疫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也会不断增加,加强农村畜牧兽医工作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新技术、新媒体实现兽医动物卫生服务深入基层,以更好、更先进的检疫防疫技术和管理方法为农村畜牧养殖提供服务是畜牧兽医预防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

  针对当前农村畜牧兽医动物疾病预防管理工作现状,相关单位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更好的推动相关工作开展,从而为农村畜牧业动物健康和养殖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1]刘冲.农村畜牧兽医预防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9):1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比重,并且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农民富裕,才能够让我国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在农民增收过程中,发展畜牧业是非常好的一种有效手段,应抓住新时期发展畜牧业的机遇,进行综合开发和整体推进,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让农民增收。

  某县当中管辖地一共有15个乡镇,附属160个行政村,总人口66万,耕地600万亩,草原面积150万亩。此县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产地,更是畜牧业大县。肉牛饲养已经达到了将近40万头,肉羊也将近90万只,还有生猪以及家禽养殖等。畜牧业在此地的发展已经有多个年头,并且也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这方面主要表现在,畜牧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人均在此方面的收入也超过了千元,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给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另外,标准化示范区域的构建,在当地非常突出,坚持走畜牧业规模化的经营路径,不断的探索产业化发展道路。在畜牧养殖方面还不断的对品种进行试验探索,积极进行品种改良,增加良种覆盖率。对畜牧产品做到安全化管理,认真贯彻畜牧业质量安全新法规,销售市场有序,养殖户经营更加规范。

  一些养殖户对于舍饲养殖不理解,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另外,舍饲养殖也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尽管每一年政府都会协调各个金融部门以及银行增加贷款额度,但是还没有切实的考虑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周期性特点,由此畜牧业经常存在贷款不足的问题,缺口也非常大。在当前畜牧业面临产品升级、供给侧结构调整、新技术亟待研发的发展形势下,很多地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加工增值能力低,严重的制约了舍饲畜牧业的发展。还有部分龙头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没有真正起到龙头带动的作用。

  3.1强化引导和支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大力推广舍饲养殖技术的背景下,要让舍饲养殖得到非常快的发展就需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发展形势,科学定位发展方向,让群众充分认识舍饲养殖的优势,加强养殖户观摩学习,强化群众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的决心。3.2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相关部门需出台政策,制定出适宜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在政策上有更多的倾向,提升养殖户的积极性。有关政府部门还需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制定激励政策;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协调,积极协调银行部门增加养殖业贷款额度,增加资金扶持力度,落实中长期贷款政策,创新工作思路,集中财力积极推进标准化舍饲养殖业发展。3.3确定发展目标,加快品种改良。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应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特色优势,确定当地的龙头品种,明确品种改良方向。积极开发特色资源,推进特色养殖业发展,依靠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创立品牌,逐步实现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要强化优良品种繁育,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加快品种改良更新换代步伐,推广人工授精改良技术,抓好标准化站点建设,通过特色品种繁育,降低养殖业投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3.4强化领导,有序推进。针对舍饲养殖建立奖惩机制,落实相关考核机制和推进项目,加强督导管理,落实目标考核,制定严格奖惩和考评机制,规范养殖行为。对认真履行牲畜养殖任务的按照政策予以奖励,不断提升农户的积极性。

  [1]刘洪研.关于乐山市现代生态畜牧经济发展核心问题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3,15(05):77~79.

  [2]四川省畜牧经济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在蓉举行[J].四川畜牧兽医,2013,40(03):6.

  我国的畜牧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畜牧业政治开始逐步的代替传统畜牧业,在国家注重“三农”问题的政策下,加大发展现代畜牧业经济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由于人口过多,致使某些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失业现象,发展畜牧业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劳动资源、解决失业问题。

  畜牧业是产业关联度相当高一个产业,它和种植业以及工业都有交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畜牧业虽然看上去一个独立产业,但是它与其他产业衔接的十分紧密,上接种植业,下系加工业,具有十分强大的产业拉动力,能够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把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的主力军,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一)推动新农村建设。畜牧业顾名思义是通过饲养动物取得畜产品的产业,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目前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业改革的脚步也在加快,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撑点,畜牧业成为了我国发展农业的突破口。由于社会发展迅速,我国有些地方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现象,畜牧业作为一种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正好可以有效的帮助缓解这种现象,提高农业生产力、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而且现代畜牧业是可持续的发展行业,整合了农业资源,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二)增加农民收入。现代畜牧业相比种植业所存在的风险要小得多,种植业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高,导致农民的收入面临着不可预见性的风险,而畜牧业面对自然灾害的防预性显然要比种植业高出许多,这可以减少农民收入不稳的风险。而且目前市场对于畜禽类的要求也是有增无减,这表明了发展畜牧业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既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加强了综合国力。

  社会的进步、国情的改善,让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畜牧业经济也有显著的提高,但是我国畜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饲养过程的环境问题。在饲养过程中,很多养殖户不注意环境问题,比如将牲畜的粪便不进行科学处理直接倒入河中,致使河流受到污染等,除了养殖户养殖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是由于经济的发展的原因,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种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反向思考,由于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一些工厂没有进行科学的排水处理,导致水的质量受到影响,水物质金属含量超标,一旦牲畜饮用这些污染过的水,肉质就会受到损坏,人们进食这些变质的肉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牲畜质量有问题。在市场经济利益的催化下,有些养殖户为了追求高收入,对牲畜进行激素饲养,让其生长速度加快,这也导致了牲畜的质量出现了问题,使我国在进行产品输出时出现退货处理,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信誉,也抑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过程,势在必行。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经济一定要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创新发展,要以绿色为出发点,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推进绿色产业。

  (一)重视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畜牧业运转过程中还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高消耗运作以及商品率低等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重视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现代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能够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改善现有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实现科学生产、绿色生产。建设标准化的现代畜牧业,进一步提高畜产品的的质量,比如,在秋收后,对农作物的秸秆进行加工、作为饲料喂养畜物,这样不但可以减少饲养成本,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时产生的环境污染。这类循环模式,可以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加强了对于生态的保护,也推进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二)推进标准化养殖,构建信息化体系。发展现代畜牧业经济一定要推进标准化的养殖,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对畜禽产品进行质量认证,保证农户的养殖水平。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背景中,要想现代畜牧业真正的得到发展必须构建信息化体系。畜牧信息化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畜牧业能否实现的转型的关键。信息化的建立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畜牧业在市场上的发展状况以及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手段,及时的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科学的情报消息,帮助并推进其实现标准化养殖,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帮助养殖户提升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民的素质文化。构建信息化的养殖体系才能加大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经济发展。

  (三)政府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畜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其的扶持,对畜牧业的扶持,有利于拓宽市场和带动劳动力的作用,能够缓解我国农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对于合适发展畜牧业的贫困地区要给予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持,让畜牧业得到发展。对于畜牧业的龙头企业也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专业培训,推进产业化经营,完善企业机构,让其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实现收入增加,加大对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畜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经济,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其收入,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的建设,在满足国内产业需求的同时提高对外的出口量,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加速了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力量。

  [1]姜文康.抢抓改革机遇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J].四川畜牧兽医,2014,03:10-11.

  [2]王军华.浅谈如何加快发展现代畜牧经济[J].当代畜牧,2013,32:15-16.

  宁洱镇是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城乡结合的中心大镇。辖区面积483.70km2,全镇有20个村民委员会、270个村民小组和3个社区居委会、40个居民小组,全镇辖区共有73648人,其中:有农户12953户,农业人口46397人。农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而畜牧养殖业并是宁洱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为此,发展畜牧业对宁洱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尤为重要。

  2016年,全镇生猪存栏97500头,肉牛存栏17430头,黑山羊存栏13566只,家禽存栏231833羽,其中鸡存栏216148羽。2016年,全镇出栏肉猪96833头,出栏肉牛7337头,出栏黑山羊7660只,出栏家禽471740羽,其中出栏鸡462488羽。2016年肉类产量达10646t,禽蛋产量达468t,2016年畜牧业产值达20050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506万元的32.6%。

  据统计,全镇建有畜牧企业5个,创办畜牧养殖协会、专业合作社9个,建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131个。其中:年存栏能繁母猪50头以上的24户,肥猪存栏200头以上的34户,肉鸡存栏5000羽以上的20户,蛋鸡存栏5000羽以上的1户,牛存栏50头以上的8户,羊存栏200只以上的13户。

  由于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人均收入低,经济发展缓慢,长期制约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并阻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宁洱镇大力猪、牛、羊、鸡规模养殖,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养殖,依靠科学养牛、养羊、养鸡增加群众收入,年户均增加纯收入5000元,促进经济发展,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发展畜牧业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明确开发重点,调整生产结构,努力推进草食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3.3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是把畜牧科技创新和推广作为推进畜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畜牧业发展致力于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引种繁育、配合饲料、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饲草料加工调制、优质牧草栽培和青贮氨化技术,动物保健及防疫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等为重点,使之加快畜牧产业化的发展。

  项目区域宁洱镇新寨地处山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极易控制外来疫源传播,所以疫病少,生长快,利于发展牛、猪、鸡养殖,并且饲草料资源十分丰富,可放牧养畜的天然灌木、乔木林和草地15000亩,并通过《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的实施,草原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初步估算,理论承载量为5万个羊单位,天然草场潜力巨大。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可年产农作物秸秆(风干量)1800t,青绿饲料450t,经过氨化、青贮、微贮等先进技术的处理,按50%的利用率计算,可饲养2万个羊单位。充足的饲料饲草,为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供了保障。

  (1)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尤其是草食动物和散放的土鸡及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动物产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呈现供不应求状态。据畜牧部门统计,近几年,宁洱县每年调出和内需肉牛30000头以上才能饱和市场,而供应量不足20000头;生猪每年需求500000头,而实际供应量仅有300000头;土鸡每年需求100万羽,而供应量仅有60万羽。说明市场牛、羊、土鸡缺口大,市场潜力大。

  (2)市场前景看好。牛肉、猪肉、土鸡肉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全价营养性动物蛋白食品,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柔嫩,蛋白质含量丰富,特别是人体容易缺乏的赖氨酸含量丰富。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和易于消化的优点。牛、羊皮的价值也很高,人类所享用的皮制品,90%以上来源于草食家畜,其中以牛皮质量最优良。牛皮制成的皮革占天然皮革的60%以上,牛骨骼、蹄、角和毛都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牛肉、猪肉、土鸡肉、鸡蛋的消费量越来越大。

  (3)市场风险小。由于目前供应少,需求量大,而且自然放牧,其肉质上乘,绿色、安全、无公害,更受人们的欢迎,在人们肉类消费中,牛、羊、土鸡肉、鸡蛋消费的比重大大超过猪肉的消费,所以销售根本不成问题。这样,发展猪、牛、羊、土鸡养殖生产给养殖户带来了无限商机。

  宁洱镇农民群众历史以来就有养牛、养猪、养土鸡的传统习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重视并倡导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牛产业也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也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发展极为重视,提出了加快牛、猪、羊、土鸡生产为重点,加快畜牧科技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提高畜产品生产水平和效益。各级政府一直都在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仅出台了许多加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而且在资金和技术上都给予了很大投入,而草食畜牧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更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为宁洱镇未来畜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要立足资源优势,不搞一刀切,宜猪则猪、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宜鸡则鸡,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突出支持主产区和优势区发展,按照“二稳定、三加快、一突破”办事,即稳定发展猪和禽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突破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提升畜牧业产值,增加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和畜产品市场占有率,为推进高原特色畜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

  (1)明确产业开发重点,突出规模经营、良种化程度、适龄母畜比例和单产水平提高等环节,突出生猪养殖产业,牛产业以发展优质杂交肉牛为主,土鸡产业开发以本地土鸡为主;

  (2)优化区域布局,以促进种养业的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加工转化增值,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带建设为着眼点,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带动和促进优势产区牛猪鸡产业的发展;

  (3)努力建设具有较大产出规模的草食畜牧业优势产区,科学谋划、广泛宣传、积极动员,推动产业建设,引进外来优质牛种和选育黑山羊进行提纯复壮,提高单产水平,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畜牧业。

  要进一步优化“粮、经、草”三元结构,扩大人工饲草料地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臂形草、非洲狗尾草、皇竹草等多年生优质牧草种植利用,加强草业科技支撑能力,提高饲草加工利用率,增加饲草料总量,满足牛、羊饲养量的需求,实现草畜平衡。

  加强对饲料、兽药及上市肉、蛋中药物残留、瘦肉精的监管,主要对宁洱市场兽药、饲料市场及其规模养殖场户的整治检查,严禁使用国家违禁激素类药物,保证“肉、蛋”卫生、安全。

  (1)全面推广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生猪“321”免疫技术,及其牲畜口蹄疫、山羊痘病、禽流感、鸡新城疫、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畜禽免疫密度达100%以上;

  (2)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采集畜禽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为制定动物免疫计划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3)强化检疫监督,严密防范动物疫情传入和发生,动物和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健全完善,实现畜牧业全程监管,提高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

  在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过程中,注重畜产品新品牌的开发,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原产地地理标识等认证工作,到2020年,使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产量占畜产品总量的30%。以土鸡和肉牛、黑山羊产业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生态、有机品牌。

  根据《畜牧法》、《环境保护法》、《土地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提升人居环境人畜分离村组整体规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及养殖发展区。在禁养区内禁止发展养殖;在限养区内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严格控制养殖总量;在养殖区内,按标准化要求,结合自然资源情况决定养殖品种及规模,对畜禽养殖场排放污物,环保部门开展不定期的检测监管,督促各养殖场按国家《畜禽养殖粪污排放标准》达标排放。具体治污方法:(1)实行雨污分流,做到雨水不进入养殖粪便排污沟或排污管道,以及沼气池和粪液贮存池,建设雨水单独排放的沟或管道,切实做到雨污分流;(2)干清粪分离,建设干粪堆放场和粪液贮存池;(3)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畜禽-沼-果(菜、林)”、“畜禽-沼-鱼”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把畜禽粪便堆积发酵作为农家肥或生产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这样,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又充分利用资源,优化了种植和养殖环境,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不可能随意狂为,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行之有效的切实措施。应对草地、林园稍做改良,对资源的利用做出合理的安排,改变以往就养论养,就种论种,单一留养的传统种养模式,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合理的安排。在资源利用地域划分上,对于草山、疏林地类,可经改良后发展牛、羊养殖;而对果、茶园,竹林、药材基地,为避免牛类大牲畜的踩踏或取食,应以发展山羊、禽类养殖为宜。在宜牧资源所处的陡坡、山体的中上部、管理较为不便的地段,应以发展活动力、爬坡力强,管理稍可粗放的山羊、黄牛为好;而在山体中下部缓坡地段,管理较为方便的地处,以养殖鸡等禽类为宜;在稻田中只适合于稻鸭混合种养与稻鸡轮作。在品种选择上,以选用适生性、活动力、寻食力强,肉质风味、市场行情好的绍兴麻鸭、缙云麻鸭,绿壳蛋鸡、当地芦花鸡,凉山黄牛、宣汉黄牛、当地本地种牛,波尔山羊等为佳。在生态养殖实践中,应密切注意与种植业产业基地建设、林地抚养、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紧密联系,以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契机,致力于发展种、养、沼循环农业现代生产模式,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增值,并以提高产出效益[1,3]。

  根据资源禀赋和相关资料分析,借力于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和省里扶持景宁县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实施之良机,通过人为措施的改良,适当降低栽种、留养密度,留置、套播优化牧草资源,辅之以诸如交通、饮水、栏舍等必要的设施建设,拟可以实现如下表1的养殖规模。以各类资源的80%面积可供畜禽养殖;养鸡以每年养2批,养羊、养鸭以每年养1批计算。由表1可以推测,如果能将景宁县可以用于发展生态养殖的各类资源的80%加以利用,则每年可实现930多万头、只的畜禽养殖规模,相当于2010年77多万头、只畜禽养殖的11.7倍的饲养量,这说明在景宁县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表1所列的养殖量,依据各类畜禽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产品的市场价格行情,拟可获得如下表2的饲养产出效益。牛以每年单体重225kg,纯收入以产值的25%计。由表2可见,如能将景宁县可用于生态养殖的各类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根据当地当前畜禽产品的市场价格行情,每年可增加农业产值7.8亿多元,增加纯收入近2亿元,仅此一项,农业产值可比2012年的9亿元增加近1倍。可见,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不失为景宁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实行生态种养,可起到产业互利共促的作用,种植业可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而养殖业则为种植业起到以养代抚,取食园内杂草,寻食植物害虫,控制病虫杂草发生为害,畜禽排泄肥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促进低碳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用[4-6]。根据景宁县的资源禀赋,如能优化配置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发展生态种养业,不仅可以促进景宁县生态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资料与生产实践调查统计,可为种植业增加如下表3的养分投入[7],并拟可获得如下表4的节本效益。

  2.3.2养鸡鸭饲料1.88元/kg,放养节省投食150g/只天,年放养320d计。由表3、表4可以看出,根据资源禀赋,实行资源化配置,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可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质120648.86t,植物主要营养成分纯N6996.94吨、P2O56504.35t、K2O3576.65t。这就为培肥土壤基础肥力提供了条件[8];并此可以增加农业纯收入19618.76万元,节省生产投入成本92854.3万元,节本增效可为景宁县14万多农业人口年均增收6632.45元,可见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近年来,我国农村畜牧业在政策的扶持下,以及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农民朋友的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发展,畜产品产量呈现持续大幅度增长的良好趋势,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和科技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从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来看,畜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国际社会,但凡农业发达的国家,畜牧业产值一定程度上都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从农业结构调整和综合效益来看,“畜牧业是一个承工启农的‘中轴产业’,既可促进种植业,同时还能带动服务业和加工业,能够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形成农业内部产业和三次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 同时从农民增收的途径来看,畜牧业优势明显:覆盖面广,受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小,不论是平原、山区还是海岛都可以发展,既可以家庭分散经营,也可以集中规模经营。且生产周期短,商品率高,投资少,回报快,能够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新形式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国当前很多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不仅农业生产,连生态平衡都遭到严重破坏。现如今严峻的形式下,农业的发展方向,很有必要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畜牧业,是实现农业生产、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措施,带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地位。首先,畜禽是制造肥料的机器。畜禽粪便含有多种有机质,如每吨猪粪含有机质300kg,相当于20 kg硫酸铵、20 kg过磷酸钙和10 kg硫酸钾。而且众所周知,粪便还能形成腐植质,促进土壤里面的微生物进行活动,有利于植物根系得发育和养分的吸收。其次,农村沼气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提供了再生能源,而且沼液、沼渣应用作物农田,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保护了耕地,防止土壤板结,相应地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第三,发展畜牧业可以行之有效地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实现“过腹还田”,防止以往秸秆大量焚烧的弊病,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

  近几年来,畜牧业的发展形势喜人,然而虽然有了看得见的大发展,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一定贡献,但从当前农民发展畜牧业的情况看,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1、养殖户思想观念滞后,畜牧业生产方式停滞不前。由于长期的社会历 史环境的原因,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受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把畜牧业作为增加家庭收入的一大产业,始终认为只是一个副业而已,养殖禽畜主要是为了满足或解决自己平时生活所需,不是处于经济目的,更加提不上产业化经营。同时饲养方式依旧粗放和原始,一般仍以野草、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剩饭菜等作为家畜的饲料,家禽一般实行随意放养、散养和圈养模式,因为技术条件不到位,呈现出家畜、家禽的成活率较低、养殖数量少、环境影响大、经济效益不高的特点。

  2、资金的缺乏,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导致畜牧业发展也逐渐呈现微利趋势,规模化发展成为了必经之路,但是发展规模经营,需要资金的投入,而由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同时相关政府部门的投入也有限,“加上农村金融体制不完善、农民贷款难、融资难、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畜牧业扩大再生产,反过来也制约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3、农村劳动力减少,畜牧业规模不断萎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青壮年大批涌入城市,放弃农耕生活,留在家中的以老、弱、病残居多,猪、牛、羊等大一点的牲畜他们无力饲养,大部分家庭都只蓄养鸡鸭等家禽,所以家庭畜牧业发展情况不是特别乐观。

  4、缺乏技术支撑,抗击疾病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由于知识构成有限,再加上多数农户年纪普遍偏大,他们缺乏相关知识、技术,对动物疾病防控能力较差,一旦遇到常规疫病或大规模的疾病,他们往往就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给整个家庭带来严重的损失,同时大部分地区政府相关部门也并没有开设相关的学习课程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如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使农村畜牧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为农业经济发展助力,要从多方面全面细致制定计划举措,政府部门、农民养殖户要一起齐心协力为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应该大力支持发展龙头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毋庸置疑,经济是基础, 龙头是支柱。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坚持把畜牧业作为重要富民产业来抓,要使其作为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按照“引一个龙头、兴一个产业、带一片农户、富一方经济” 的思路, 可以循序渐进地扶持发展一批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技术水平高的龙头企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引导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还能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为他们收入的提高提供保障。

  其次,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可以制定财政预算,拿出专项资金, 可以在以下方面给予补贴和奖励:标准化生产、配套设施建设、畜牧项目招商引资等。鼓励养殖户扩大规模,提高他们发展规模化养殖的积极性。

  第三,要建立完善农民发展畜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农民们从事畜牧业生产,虽然群体数量大,但是个体力量小,竞争能力弱,仅凭自身实力根本无法解决生产流通过程中各种复杂的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应该为以农户家庭为组织形式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提供切实可行的社会化服务职能,可以成立各种形式、多种功能的服务团体, 有效解决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发生的诸多实际问题。同时服务组织的多样化可以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努力尽最大限度的帮助农民们规避畜牧业生产经营的风险,提高他们的信心。

  最后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宣传工作。科学技术发展了,很多疾病可以预防和控制,政府部门应该要制定计划,实实在在提高农村群众对待畜禽防病工作的思想认识,大力推广普及科学防疫喂养知识,提高他们对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使其在面对动物疫病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可采取制作宣传单或者广播等形式,指导农民科学养殖家畜家禽,使其趋利避害,降低风险。同时,最好能够组建畜牧医疗服务队,定时定点进行巡诊,随时向养殖户提供有偿医疗服务,同时还可以开展专项畜牧业知识讲座,农民了解了相关知识,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疫情病害的直接影响,提升养殖专业户抗击疾病疫情的风险能力。

  总而言之,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就像一棵成长的大树,现在已经枝繁叶茂,下一步是要努力发展成森林,这当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但是农民养殖户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对畜禽养殖的技术和知识方面的学习,同时应该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知识。毋庸置疑,要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前进。

  杨秀军, 刘海祯,《农村如何发展畜牧业》 [J]河南畜牧兽医,2008年1期

  一、乡村治理——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着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5个县编制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已上报省发改委和省农业厅;截止目前全州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812亩,其中:在作前期准备工作和编制实施方案。

  二、乡村治理――发展乡村特色经济――有序推动农村改革,支持农村土地、牧场、林权合理流转

  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开展宣传,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截止目前,全州土地流转面积已达32235亩,其中转包6440亩,转包1222亩,互换1789亩,出租21749亩,其他1035亩;流转入户14030亩,流转入合作社5824亩,流转入农业企业9450亩,其他2931亩。

  按照全域旅游、农旅结合的思路,抓紧编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初稿已完成,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3月27日组织我州4家省级示范休闲农庄在成都市都江堰参加了“2015美丽田园欢乐游·农庄之旅”启动仪式暨省休闲农业协会年会议,通过宣传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省级示范休闲农庄,充分发挥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把农牧区打造成景区、把产业打造成景观、把基地打造成景点。

  四、十项重点工作――三化联动――要以农牧业现代化为支撑,坚持“2423”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思路

  (一)立足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乡村治理――发展乡村特色经济――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特色农牧业)

  1.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一是农业生产目标确定。3月21日,全州农业畜牧工作暨廉政工作会议在康定召开,确定了2015年农业生产目标。力争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33万亩,其中:粮、油、菜播面分别达到113万亩、9万亩、11万亩,粮、油、菜总产量分别达到28万吨、1.31万吨、23万吨;力争全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达到3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达到100万亩,建成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30个。州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任务,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站所)、落实到县、落实到田间地头,在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二是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春耕备耕工作。截止目前,全州已调运各类农作物良种3500吨,肥料1.01万吨,农膜500吨,农药80吨;共检修调试农机具1.37万台(套)、修复改造农机提灌站5台(座)。农机购置补贴实现常态化,满足农户春耕生产需要。各地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整顿,农资市场秩序良好。继续组织开展“农业科技走基层”活动,州级农牧系统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组建4个春耕、春防工作督导组,成立了11个农业科技示范组,组织100名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农户、田边地角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春耕生产。到目前全州已出动技术人员500余人次,举办技术培训20余期,培训农牧民实用技术6万人次,落实粮油高产高效创建面积20万亩。三是切实抓好小春田间管理。各小春生产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抓好小春作物田间管理工作,努力夺取小春丰收。强化技术指导,提高播栽质量,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活动,开展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各类技术问题;强化分类指导,搞好肥水管理,做好小春作物抗旱防寒,实现健苗、壮苗越冬的阶段性生产目标;强化预警监测,抓好病虫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2.发展优势特色牧业。各级农牧部门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相关要求,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各项生产目标。一季度末各类牲畜存栏4077431头(只、匹),比去年同期降2.03%。大牲畜存栏2690765头(只、匹),比上年同期降1.23%,其中:牛存栏2353070头、马(驴骡)存栏337695匹、羊存栏1087981只、生猪存栏298685头;各类牲畜出栏74766头(只),出栏率为1.85%,比去年同期降0.14个百分点,其中:牛出栏16465头、生猪出栏41522头、羊出栏16779只;各类牲畜商品数为49998头(只),商品率1.24%,比去年同期降0.08个百分点。商品数占出栏数的66.87%,其中:出售牛10693头、出售猪27242头、出售羊12063只;各类牲畜共死亡33625头(只、匹);死亡率为0.83%,比去年同期降0.07个百分点,全州各类牲畜共产仔234878头(只、匹),成活210965头(只、匹),成活率为89.82%,比去年同期增7.99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为4793.41吨,比去年同期降13.82%;奶类产量3230.8吨,比去年同期增260.5吨.其中牛奶产量为3196吨、羊奶产量为34.8吨。

  (二)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市场竞争(乡村治理――发展乡村特色经济――坚持农牧业现代化)

  支持新型主体实施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圣洁”区域农产品品牌,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化经营。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积极开展工作。一季度新发展农民合作社81个:其中种植类17个,养殖类49个,林果类3个,其他类12个;家庭农牧场1个。二是抓好“三品一标”认证。以“三品一标”认证为载体,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目前,县完成了苦荞、葡萄2个无公害农产品送检工作,正准备相关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