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吴中区记者 朱雪芬 见习记者 徐璟杰)“热辣滚烫”的三伏天里,苏州人尤其偏爱消暑美食“糟货”,其中有一道传统菜——糟鹅,更是当仁不让的重头戏。苏州人做糟鹅,只认太湖鹅。在吴中区金庭镇就建有国家太湖鹅保种场,多年来守护着这个“国宝级”家禽品种。最近,国家太湖鹅保种场传出新消息——正在选育产蛋量高的太湖鹅品系,希望让鹅蛋不再是餐桌上的“稀客”。
太湖鹅饲养历史悠久。相传早在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失意后,涉三江,入五湖,在太湖一带养鹅致富。太湖鹅是一种小型鹅种,却称得上“肤白貌美”,全身洁白,羽毛紧贴,体态高昂。“太湖鹅曾经是苏州及其周边农户广泛养殖的禽类,但是它的成年鹅体重只有六七斤,加上生长周期长,在上世纪80年代,不少养殖户纷纷放弃了这个品种。”国家太湖鹅保种场负责人陆火林告诉记者,在苏州,太湖鹅的数量一度锐减至800多只。2006年,在多方努力下,在西山岛上建立了国家太湖鹅保种场,太湖鹅品种才得以延续。
走进国家太湖鹅保种场,记者看到,几百只放养的太湖鹅懒洋洋地在树下踱步,看到有人靠近,鹅群扇动起两只长长的翅膀争先恐后地逃离,“嘎嘎嘎”的叫声响彻旷野。一旁的围栏里,住着一个个太湖鹅“家庭”,他们悠闲地在围栏中踱步,或在围栏尽头的小水池里游泳。在保种场的孵化室内,一个个标注了日期的鹅蛋正在保温箱内进行人工孵化。隔壁的“幼儿园”里,一只只尚未褪去嫩黄羽毛的小鹅正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从2006年至今,陆火林一直在忙太湖鹅的保种工作。“我们主要采用家系保种与大群保种相结合的方式。”陆火林说,家系保种设立了50组“家庭”,天富用户注册,每组由经过筛选的1只公鹅与6只母鹅组成,避免“近亲结婚”,繁衍下一世代。目前,保种场里有7000多只太湖鹅。
“太湖鹅虽然体型小,但是产蛋多、肉质细嫩。”陆火林说,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太湖鹅平均产蛋量在70多枚,而个别产蛋量高的能产100多枚。为此,他萌生了一个新想法:“与鸡鸭相比,鹅是吃素的,鹅肉和鹅蛋更为健康、生态,但是一直以来,鹅蛋是市民餐桌上的‘稀客’,如果能选育出产蛋量高的太湖鹅品系,‘稀客’是否能变‘常客’?”
抱着这一想法,今年7月下旬,国家太湖鹅保种场与扬州大学科研团队开始对接,希望能通过校企合作,借助新技术培育高产鹅蛋太湖鹅品系。“上周,我又去扬州大学对接取经了,确定了对太湖鹅产蛋性能开展科学监测的具体工作。”陆火林告诉记者,等到9月份太湖鹅进入产蛋期,监测选育工作就要正式开始了,“未来,希望通过选育出高产蛋量的太湖鹅品系,开拓食用鹅蛋这片蓝海市场,从而进一步打响太湖鹅特色品牌。”陆火林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再见佐罗!再见阿兰·德龙!用脸征服了半个世纪却晚景凄凉:除了幸福,我什么都有
山西孝义一辆满载演出人员的城乡巴士发生事故,当地:两名女士现场身亡,两人重伤送医
华为MatePad Pro 12.2英寸AI+鸿蒙智慧办公体验 引领平板生产力
智慧办公新选择,上手AI体验全面升级的华为MatePad Pro 12.2英寸
Keep Watch Pilot1评测:一灯掌握心率 一表带你科学运动华人娱乐主管-首选网站